8月28日至29日,州委副书记、州委政法委书记柯东海一行来到巴东县野三关镇,对巴东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工作进行专题调研时强调,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快项目建设进度,改善基础设施配套,聚焦大项目,加大招商引资力度,合理规划产业布局,发挥交通便捷和原料丰富优势,全力支持现有医药企业做大做强,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。
州委常委、副州长李岩,州委副秘书长胡铭,巴东县委副书记、县长郭玲,县委副书记、县委政法委书记谭若峰,县委常委、野三关镇党委书记、巴东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伍晓锋,县政协副主席刘传谊参加调研。
巴东位于神秘的北纬30°,地处“世界硒都”最大硒矿带,是全国重要的中药材生产基地,全县12个乡镇均适宜中药材生长,据《湖北省巴东县药用植物志》收录记载,巴东中药材共1198种,其中巴东玄参、巴东独活、巴东皱皮木瓜等428个品种被收入省级标本;巴东常年种植中药材50多个品种,截止2019年底中药材种植留存面积16.06万亩,2020年上半年新增种植面积1万亩,采收面积4.38万亩;全县现有中药材企业7家,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(时珍堂巴东药业有限公司)、州级重点龙头企业3家(今大药业公司、福硒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、益农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),正常生产经营的中药材专业合作社97家,药品批发企业2家、药品零售商202家、医疗机构578家。
生物医药企业生产工作运营如何?厂房建设进度如何?目前面临哪些困难?带着这些牵挂,柯东海来到湖北晟美康药业有限公司、时珍堂巴东药业有限公司等企业,走进生产车间,与企业负责人亲切交流,详细询问企业建设进度、生产经营、市场销售等情况,并现场就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及问题商讨解决方案。
他指出,生物医药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。各相关部门和企业要转变观念,开拓视野,依托交通便捷、原料丰富等优势,借鉴发达地区生物医药产业先进经验,着力打造集“研发孵化、生产加工、贸易物流、生活服务”为一体的产业链,进一步推动产业集群、集聚、集约发展,逐步形成“中西医结合、产学研联动”的发展倍增效应,把握产业发展特点,提供精准优质服务,助力企业发展壮大。
随后,柯东海一行还来到野三关镇易迁集中安置点产业配套项目(中药材交易市场)建设现场,详细了解项目规划、建设和推进情况。他希望项目方加强管理,严格按照规划办事,注重安全生产,保障工程品质;要以产业化为依托,充分运用各种形式,广泛宣传,推动中药材交易市场迅速做大做强,力争打造成恩施地区有影响力的中药材综合交易市场。
柯东海强调,要加大基础设施产业配套建设,解决产业发展中的短板问题;要打开对外渠道,依托长江经济带的地理优势,吸引人流、物流、资金流汇聚巴东;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,加快引进一批龙头项目、高端项目、特色项目,有针对性地开展精准招商、以商招商、产业链招商;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,和企业、市场主体联合创学创班,推动新兴企业快速全面发展;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,整合各类资源,盘活存量,扩大增量,坚持一、二、三产“三篇文章”一起抓、统筹做,不断延伸产业链;要加快项目建设进度,争取把规划中的蓝图早日变成现实,真正把野三关小镇打造成人民满意的“健康生活目的地”。
期间,柯东海一行还来到湖北三峡酒业、绿葱坡滑雪场及滑雪度假小镇,就生产运营、项目建设进展等情况进行了全面了解。